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许昌 > 正文
粮食有效供给咋保障
2022-03-30 16:52:00 来源: 河南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上图3月26日,尉氏县邢庄乡农机服务队的志愿者在拐杨村用无人机帮农户喷洒叶面肥。李新义摄

编者按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每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发布都备受关注,无论是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无论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还是扎实开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无论是灾后重建还是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每一条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即日起,本报推出透视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系列报道,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一同解读省委一号文件的亮点。

□本报记者 刘晓波

3月26日,尉氏县张市镇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内,80后种粮大户王献超一天能给80亩小麦浇好拔节水。

“在过去,80亩地一天浇完仅占用一个劳力是不可能完成的。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王献超在手机上轻轻一划,藏在地下的伸缩式喷灌管就缓缓钻出地面,达到一定高度后开始喷水。

伸缩式喷灌管浇水省时省力还省钱。“平时埋在地下,不影响日常耕作,比传统大水漫灌节水60%以上。”王献超说。

除了智慧灌溉,示范区内“秘密武器”还不少:云智能物联网水肥一体机,水肥一体,高效节约;气象环境预警系统自动监测温度、风向、土壤墒情等;智能虫情测报灯和自动孢子捕捉仪实时监测病虫害。

据测算,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小麦比普通地块亩均增产180斤。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处长黄幸福表示,落实省委一号文件,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今年全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756万亩,打造5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粮食要高产,种子是关键。

“我省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小麦育种功不可没。”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表示,我省育成小麦品种的数量与应用面积居全国首位,每年育成的小麦品种通过国审的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我省培育出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矮抗58、郑麦366、百农207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先后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

但与此同时,我省种业发展还面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新技术运用和新品种选育亟待突破、育种科研高端平台建设存在短板等问题。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指出,推进种业振兴,我省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

我省已迈出一大步。全省首个种业省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挂牌运行半年多,正在努力创建国家实验室;我省评选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濮阳莛子麦入选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

稳面积稳产量更要稳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段时间,不少种粮大户反映,尿素、复合肥等化肥价格比春节前上涨了不少。

为应对农资价格上涨,财政部下达我省2022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8.7482亿元。浚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尿素每袋涨了40元,一亩地用半袋尿素,补贴资金基本上可弥补农资价格上涨的影响。

我省今年将实现8500万亩小麦、5700万亩玉米、910万亩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全覆盖,给种粮农民种地系上“保险绳”,最大限度保障种粮农民不吃亏。

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政策来兜底,粮食有效供给有了更多保障。

文件原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等六大行动。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现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责任编辑:hN_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