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许昌 > 正文
强国复兴有我 青年记者基层行丨以青春赤诚之心绘就高铁梦
2022-12-01 16:03:25 来源: 河南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本报记者 郭北晨

11月27日早上,南阳东开往北京西的G572次列车发车在即。列车车门缓缓开启,“90后”列车长罗丹整理好口罩、手套、护目镜“防疫三件套”,与其他乘务员一起立岗等待旅客乘车。

“各车厢乘务员注意,一定要提醒旅客全程佩戴好口罩,同时做好自身防护。”罗丹反复在对讲机里叮嘱着。


【资料图】

7点44分,随着G572次列车缓缓驶出南阳东站,罗丹和乘务员们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先生,请您将口罩遮住口鼻,感谢配合。”“打扰一下,给您测量一下体温。”巡检到3车厢时,两名小朋友正在奔跑打闹,罗丹过去俯下身说:“我来出一道题,答对了可以获得奖励。请问口罩上的金属条有什么作用呢?”小朋友抢着回答:“这个我知道!把它在鼻子上卡紧,才能防住病毒。”“你们太棒了!”说着罗丹从口袋里拿出卡通口罩作为“奖品”,送给孩子们,一旁的家长则对这种做法称赞不已。

高铁列车飞驰在中原大地上,罗丹一刻都没有闲着。她时不时看表,不断为乘务员进行着工作提示。“这趟车全程共有13站,测温、消毒、巡查这些工作一样不能少,我们多辛苦一点,旅客安全就多一些保障。”罗丹说。

12点59分,列车准时抵达北京西站。罗丹一边提醒旅客注意安全,一边辅助重点旅客下车,直至最后一名旅客离开,她才坐下歇口气,和记者聊了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记者和罗丹聊到,“中国速度”本身就承载着亿万百姓的家国梦想,当代铁路青年更需要用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在磨砺中破茧成蝶,为推进“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出强有力的青春示范。

2012年,走出大学校门的罗丹报名参加了高铁乘务员应聘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首批“高姐”。

看似简单的工作,真正做起来,罗丹才感觉到其中的不易。

“要服务好旅客,就得有‘问不恼、难不倒’的本事。”罗丹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乘务箱,只见客运知识、服务标准、作业程序、应急预案、防疫要求等装订成册,整齐摆放其中,有些已经被翻得卷了边。“一有空就拿出来背,列车停车站、时刻、客运服务以及消杀流程等业务知识已经烂熟于心。”有了这些硬功夫,罗丹为乘客解决急事、难事更加从容。

此外,“高姐”的工作还需要体力支撑。13点37分,返程列车准时出发,和上午一样,罗丹再次忙碌起来。手机计步器上,2万多的日行步数,让她保持着朋友圈排行榜冠军的位置。由于走得太多,她的脚有些浮肿,为此,她专门买了大一码的皮鞋。“出发时候鞋大一点,返程脚肿了穿着正合适。”罗丹说。

10年职业生涯,列车成了罗丹的第二个“家”。在这里,她还见证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茁壮成长,见证了复兴号创造高铁相对交会时速的世界纪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铁路青年要如何接好接力棒,把个人的梦想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之中?”记者问道。

罗丹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铁路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指明了方向,要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勇敢肩负起建设“交通强国”的重任,既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她也将坚持以优质服务保民安的“热情”,不断温暖旅客的“千里归途”。

客运工作就像一张答卷,旅客正是阅卷人。罗丹在车厢里穿梭而过的身影,匆忙而坚定,这也是当代铁路青年的缩影。

责任编辑:hN_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