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许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23-08-04 11:32:57 来源: 许昌晨报
关注河南热线

汉代双翼石辟邪 本报记者 毛迎 摄


(相关资料图)

当前正值暑假,文博热持续升温。8月1日,记者在许昌博物馆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打卡”,既能“充电”又能消暑,可谓一举两得。那么,许昌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呢?记者带您先睹为快!

□ 记者 毛迎 通讯员 周杉杉 刘怿娴

核心提示

汉代双翼石辟邪:高大威猛,气势雄壮

在许昌博物馆二楼大厅,稳稳占据“C位(中心)”的是一尊大型石雕——汉代双翼石辟邪。它高大威猛、雄壮矫健,身体两侧雕刻有翅状花纹,昂首怒目,似在踏云腾飞。

“这尊双翼石辟邪是2005年出土的,属于三级文物。单论文物价值,它并不是最稀有、最珍贵的。”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告诉记者。那么,为什么文物界普遍把它视为许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陈文利解释道,这尊双翼石辟邪长230.8厘米、宽101厘米、高202.8厘米,是立体圆雕,用整块青灰石雕琢而成。经鉴定,其系汉代文物,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虽然肢体残缺,但这尊石辟邪气势雄壮,因此得享“镇馆之宝”的待遇。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经济发达,曾谱写出辉煌、灿烂的篇章。河南已出土的石辟邪主要分布于“汉魏帝都”,即洛阳、南阳、许昌等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入许(今许昌),许都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据陈文利介绍,许昌一共出土过3件石辟邪,分别源自建安区(原许昌县)、禹州市、襄城县。

这件双翼石辟邪出土于襄城县颍阳镇。文物专家反复研究史料和实地考察后,认为这尊双翼石辟邪有可能是东汉王霸墓前的神兽。

四神柱础:见证汉魏帝都的繁华

“四神柱础重见天日的过程颇具戏剧性。”陈文利说,1984年冬,许昌县(今建安区)张潘镇盆李村的农民在村西100多米的“故城岭”上植树时,从距地表1米左右的土层中挖出了这件“稀罕物”,张潘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闻讯将它征集保存。1992年,张潘镇文化站正式将四神柱础移交给许昌博物馆。1997年,四神柱础被调拨给河南博物院。2011年,许昌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河南博物院资深文物专家照原样“克隆”了一件,现由许昌博物馆留存,陈列于二楼“曹魏许都”展厅。

据考证,四神柱础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许都宫殿的繁华景象。

档案记载,四神柱础材质为青石,长62厘米、宽63.5厘米、厚15.5厘米,大致呈正方形,正中为直径28厘米的圆形平面。柱础制作采用浮雕工艺,按照四方定位之说,刻有栩栩如生的“四神”图案,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记者在许昌博物馆二楼大厅看到,光洁的地板中央印有一幅巨大的图案,它就是四神柱础上的装饰图案。“四神柱础是许昌出土的文物,为了让参观者对它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我们将四神柱础的图案放大之后呈现在博物馆大厅的顶棚和地面上。”陈文利说。

“上人马食大仓”画像砖:展示汉代高超的雕刻技巧

在许昌博物馆二楼展厅,记者看到一块有六字榜题的“上人马食大仓”画像砖。砖面右侧为阙和宫门,阙外置常青树一株,树上栖一瑞鸟。宫门内有持戟门吏,左侧轺车飞驰而来,一马驾,车置伞形华盖,舆内端坐二人,前为驭者,后为乘者。画像为浅浮雕兼阳线刻,线条刚劲挺拔、简洁明了,一笔一画交代得清清楚楚。平面浅浮雕使生动的人物、车马画像凸现在砖面上,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这块汉砖历经千年,依旧保存完好,驭者手挽的缰绳、马颈上的鬃毛、车轮、辐、毂、轵清晰可见,充分显示了汉代艺术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高超的雕刻技巧。

陈文利研究汉砖多年,著有《许昌汉砖》等专业书籍。陈文利说:“画像砖作为一种艺术的载体,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它的题材与当时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昌画像砖题材主要以建筑物楼阁、门阙、厅堂等为主,轺车出行比较少见。”

北齐八棱千佛幢:巨型石雕呈现佛教典故

在许昌博物馆三楼“许州记忆”展厅,陈展着一件个头儿庞大的巨型石质佛幢,上面密密麻麻地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佛像,它就是北齐八棱千佛幢。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北齐八棱千佛幢上榜。该佛幢高1.98米、宽0.9米,为等边八角形,每面主体部分以平面剔地浮雕镌凿125个佛龛,每龛一佛,共计千佛。

1987年春,工人在市区八一路的微型电机厂基建施工时,从地下1米深的土层里发现了这尊石雕。文物专家闻讯赶到现场,小心翼翼地将它发掘,并妥善运回许昌博物馆。

“这尊八棱千佛幢最珍贵的部分是八棱千佛幢的天盖。”陈文利说,它八个立面中,一面刻字,但已风化残缺,难以辨认,其余各面的佛像和佛教故事画像,分别为羯摩会议图、坐像游说传经图、三世佛、十大弟子仁果图、迎佛护法图、十六罗汉图,虽有部分残缺,但仍能反映出那个时期佛教的繁荣盛况。

明代铜八仙:寄托古人的美好愿望

许昌博物馆三楼陈列着一套明代铜八仙,陈文利表示,今天人们熟知的道教八仙是指李铁拐(铁拐李)、何仙姑、张果老、钟离权(汉钟离)、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许昌博物馆展出的明代铜八仙刻画的便是这八个神仙。

“这套铜八仙造型栩栩如生,衣褶线条流畅,姿态不同,表情各异,显示出神仙那种悠闲自得的独特表情。”陈文利说。

在历史上,八仙之中的一部分确有其人。如汉代钟离权、唐末吕洞宾都是著名的道士,韩湘子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侄孙。有的则是虚无缥缈的仙人。八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社会各色人等均可在八仙中找到自己亲近的“知音”。与正襟危坐、拒人千里的神仙大不相同,他们的出身、经历及故事与百姓的关系极为密切,故民间每逢迎神赛会和祝福拜寿,八仙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编辑:梁倓坦 校对:杜鹏勃

责编:杨伟峰 终审:李春霞

责任编辑:hN_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