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13期 二里头遗址篇(下)
2023-08-09 10:25:32 来源: 许昌日报社
关注河南热线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13期 二里头遗址篇(下)

二里头遗址的“超级国宝”

□本报记者 邓雷 杨红卫 刘俊民/文 吕超峰/图


【资料图】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里,共展出珍贵的夏代文物近2000件,其中一级文物112件。其陈列主题“华夏第一王都”,包含“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纪探索”三部分,系统地展示了夏代历史、夏文化探索历程和二里头遗址60多年的考古成果。

8月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的引领下,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一行“打卡”二里头遗址发掘现场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一件件珍贵文物,还原着3600多年前的生活场景,漫漶的史实日渐明晰,神秘王朝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里的展品

绿松石龙形器“出土记”

龙的起源,一直是探寻中华文化源头重要的一部分。

2004年,一件来自二里头夏都遗址、距今约3600年前的绿松石龙形器一经发布便引起轰动。这条“龙”以2300余片绿松石小片构成,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这条“龙”长64.5厘米,巨头蜷尾,鼻尖朝上,身躯起伏有致,仿佛正在蓄力向天腾跃,形象鲜活生动。“龙”身中段一桶状物为铜铃,内有白玉铃舌。这一绿松石龙形器最特别之处,是它整个由23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绿松石细片拼合而成。这些石片十分微小——每片长0.2至0.9厘米,厚度0.1厘米左右。

“龙”的背后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考古故事。2002年春,二里头工作队的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座墓葬主人的尸体时,发现了它:泥土中陆续露出了一些细小的绿松石片,从墓主人的肩部开始一直延伸到胯部,断续分布,总长达70厘米!

考古队在发掘、清理这些小石片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将几千片细微又按固定顺序排列的小石片从土壤中及时完整地发掘出来,是多么难的一件事!这些极细微的小石片被埋在土层中,有时仅轻吹一口气就会移动原位。在不知道绿松石龙形器原本样子的情况下,将这些小石片按照原貌、原序来摆放、排列,几乎做不到!

面对困难,考古工作者制定周详计划,首先将整器连同下方的土层整体套箱起取,运回室内,然后再仔细清理,最后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经过专家一年多清理、复原,这件“超级国宝”终于显露出真容。

经考证,拥有这一绿松石龙形器的人,是一位30至35岁的成年男性,应该拥有较高的权力和社会地位。墓主人被安葬时,这件绿松石龙形器被斜放并覆盖其身上。

绿松石龙形器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反映出当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水平。

绿松石龙形器

一块铜牌饰的“考古解读”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记者被一块极其珍贵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深深吸引。

此铜牌饰通高16.5厘米,宽11厘米,整体大致为圆角长方形,左右两侧各有上下两个圆孔,应是便于将整个铜牌饰系于某物之上。铜牌饰上的纹饰,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龙首,上部为飞翔的凤的造型。其下部的眼睛是梭形的,弯月眉细长内卷,由数百枚方、圆或不规则的绿松石粘嵌成突目兽面。

这块铜牌饰于1984年在二里头遗址11号墓出土,以青铜为主体框架,上宽下窄,圆角束腰,弧面,整体呈盾牌状,两侧各有对称环纽,绿松石嵌片加工精巧,丝丝入扣,历经数千年毫无松动,是最具二里头文化特色的重器之一。

绿松石铜牌饰是一种主要流行于夏代的青铜器,以镶嵌绿松石为最主要特征,是集铸造和镶嵌于一身的神秘艺术品。除1984年出土的这块外,二里头遗址还于1981年、1987年出土另外两件类似铜牌饰。

专家分析,3件绿松石铜牌饰都含龙、凤图案,宣扬的是龙、凤崇拜,与新砦文化彰显的龙飞凤舞的含义相同。其中,“梭形眼”类铜牌饰与龙崇拜有关,因其面部有醒目的“龙首”,故被称为“龙图像”。这类铜牌饰和新砦饕餮纹陶器盖、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上描绘的“梭形眼”是一致的,表现的都是“龙首龙眼”,是对龙崇拜的艺术形象。“圆形眼”类铜牌饰与凤鸟图像有关,其面部酷似一只正视的“凤眼”,体现的是对凤的崇拜。尤其是1987年出土的那件,不仅刻画有凤首,而且特意有类似孔雀开屏后的三列鸟尾展开图案,凸显凤的特征。

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华夏第一爵”的文化魅力

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华夏第一爵”——二里头乳钉纹铜爵。

它出土于1975年,高26.5厘米,总长31.5厘米,束腰平底,三足细长,腹部有乳钉纹,整体造型修长,极具美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青铜器之一。

《说文解字》中说:“礼器也,像爵(雀)之形,中有鬯酒。”爵是一种古老的酒器,器型为中国所独有,主要有流(用于倒酒)、尾(保持平衡)、鋬(把手)、柱、足组成,一鋬、二柱、三足是其典型特征。鋬在一侧,与一足在同一条垂线上,另一侧无鋬但有两足,以此保持整体重心平衡,不易倾倒。腰间装饰5颗“乳钉”,乳钉纹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以“乳钉”命名,寓意感怀生命起源。

我国青铜铸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700年前,但当时青铜铸造技术比较粗糙,只能制作出铜刀等简单器物。直到3500年前,二里头先民创造出了先进的“复合范”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将几块“范”合在一起浇铸,这样便能制造出更大、更复杂的青铜器。二里头乳钉纹铜爵是最早使用这项技术的“代表作”之一。

夏人与“酒”关系密切。夏商时期的礼制被学者称为“酒礼”,青铜爵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中国最早的青铜酒器。而在夏代,饮酒是贵族的特权,由贵金属青铜做的“爵”,自然也成了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礼器。因为具有“明贵贱,别尊卑”的作用,“爵”成为政治中划分等级的“名器”。

这件诞生于3600年前、极尽简约的青铜爵,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凝聚着古人无限的智慧与巧思。

二里头乳钉纹铜爵

“七孔玉刀”的秘密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

1975年,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批玉器,为后人认识夏商周时期的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这些玉器当中,“七孔玉刀”尤为引人注目。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记者一睹其“芳容”: 玉刀通体长65厘米,宽9.5厘米,刀刃的厚度仅0.1厘米,肩窄刃宽,呈长方形。玉刀通体抛光细腻,玉料为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两端有对称的锯齿,刀面近两端处有明显的网状斜线作为装饰。

它得名于刀面上等距排列且成一条直线的七个圆孔,是目前二里头遗址出土形制最大、最精美的一件有刃玉器。

从夏代已知墓葬出土的玉器来看,当时的制玉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古代的典籍对夏朝的记载却少之又少。因此,对于七孔玉刀的用途,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有专家研究认为,从外形看,玉刀应是由收割谷物的石刀演化而来,并且用较薄的玉石材料制成,玉质较脆,并没有使用痕迹,可见它并非实用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人生活中,祭祀是至关重要的活动。有专家认为,这件七孔玉刀应是用于祭祀或庆典的礼器,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七孔玉刀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扫码观看视频)

(扫码观看图文)

编辑:刘婧雯 校对:杨伟峰

责编:龚政明 终审:黄双燕

责任编辑:hN_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