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许昌 > 正文
【夏文化新探索14】夏代的铜器
2023-08-11 10:22:11 来源: 许昌日报社
关注河南热线


(资料图片)

□赵春青

夏代有没有铜器呢?中国古史传说中不乏“禹铸九鼎”的记载:《山海经》曾说到“蚩尤作兵伐黄帝”;《管子》载“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此外,《尚书》《帝王世纪》《史记》《汉书》等典籍均记载黄帝、尧舜禹时期已有铜器。

考古学研究表明,我国考古发现的史前时期的铜器,大致分布在新疆地区、甘青地区、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等。截至目前,已经出土铜器遗存的考古学文化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等。

现在我们重点谈一谈夏文化的铜器制造。这里的夏文化是指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晚期的铜制品遗存目前在登封王城岗、襄汾陶寺、临汝煤山、杞县鹿台岗、淮阳平粮台等遗址均有所发现。这些铜制品绝大部分都是红铜,从器型观察,大多是铜刀等小件,却没有一件完整的工具和装饰品。新砦遗址已发现了20多件红铜制品,成为夏代早期出土铜制品最多的遗址。除红铜外,还有含砷的红铜和低砷的铜砷合金,含有较多杂质的特点,铸造是主要的成形工艺,这些都显示出冶炼技术的原始性。

二里头文化的铜制品,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刀、锥、凿、锛、锯、鱼钩、纺轮等工具类;二是铃、兽面牌饰等礼乐仪仗器类;三是镞、戈、钺等兵器类;四是爵、鼎、斝等容器类。二里头文化的铜器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一期仅有铜刀和铜块等,尚未发现相关的冶炼遗迹;二期的铜制品有铜刀、铜块、铜锥、铜铃、铜牌饰等,冶炼遗物则有铜渣、坩埚碎片、陶范等,主要见于宫殿区和铸铜作坊;三期的铜制品种类和数量大为丰富,铜器种类包括工具、武器、容器等,有铜刀、铜锛、铜凿、铜锯、铜纺轮、铜鱼钩、铜戈、铜镞、铜爵、铜铃、圆形器等,冶炼遗物还有铜渣、坩埚碎片、陶范等,主要分布在铸铜作坊内;四期铜制品的种类和数量较三期更为丰富,新出现了铜鼎、铜斝、铜盉等器类。此期的冶炼遗物集中分布于两个区域,一为宫殿区的东北部,另一处为铸铜作坊内。

二里头文化不仅在各期都发现了铜器,而且就目前的发现来看,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大体上与新砦文化出现十分接近的制铜现象。到了二里头文化第三、四期,逐渐发展成以青铜为主,而且出现了青铜礼器如青铜鼎、盉、斝等较复杂的青铜工艺,标志着中国自此进入青铜时代。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鼎

编辑:龚政明 校对:肖 涛

责编:杨伟峰 终审:黄双燕

责任编辑:hN_1128